从1998年我国正式实行职称外语考试以来,这项考试一直遭受质疑:不管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用到外语,只要参加职称评定,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
首先,造成智力与资源浪费。许多人放下专业研究,硬着头皮死啃外语书,无非是为了应付考试,而考过之后,许多人又将外语扔在一边,考而不用。每年为了考试,个人要投入大量精力,国家要投入人力物力。其次,造成人才评价标准的扭曲。本来,外语水平优劣与专业水平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,但由于外语考试成绩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,外语成绩成了一票否决,外语不过关,职称就没戏。最后,带来了“考试经济”的繁荣。考生除了报名费,还要购买指定用书、上辅导班,每人为此花费不菲。有关机构或个人因为组织考试发了大财。考试成为某些部门敛财的工具,助长了不正之风的盛行。
在社会舆论持续多年的强烈呼吁下,现在主管机构对职称外语考试的态度有了转变,但是,这种转变的幅度还远远不够。虽然现在规定十类人可免试,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,但这仅仅体现出对少数人的照顾,还不能算是彻底的改革,因此也就无法防止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。
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,要看他的综合素质,外语只不过是一种交流工具。在专业技术人员中,各个行业对外语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一些涉外和前沿性研究性机构需要相应的外语水平,但对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来说,把外语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,实行职称晋升外语成绩一票否决,这样做固然简单省事,但是却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,违背了科学的人才观。
国家的繁荣、社会的发展,需要的是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。人们期盼,要根据实事求是、区别对待的原则,尽快完善职称外语考试管理办法,对那种一刀切、形式主义的做法,对职称评审中外语成绩一票否决的简单化规定尽快纠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