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口译为4大段,又进一步分为8小段,每段约50秒,5-6句话为多,其中E-C共4小段,C-E共4小段,即考生会听到8次提示开始口译的“嘟”声。
与笔试相比,口试的难度,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:
1.现场压力大,抗压能力要求高。与考官几乎是面对面,且“一对二”。
2.英译汉强度大。结合第1点,口试的考生明显感觉“二阶段考试的英译汉要比一阶段笔试的段落听译难”。部分原因还在于口试中考察“政治”“经济”“外交”等领域更多,特别是高口,而这些往往是考生平时最不熟悉的。
3.即时反应速度要求高。口译是Now or Never的游戏。“嘟”一声之后,一般5秒内要开始口头输出译文,且语速不能太慢,不能重复太多,否则到了规定时间,即使满腹文章,也徒呼奈何。
4.临场应变能力要求高。遇到难词难句实属正常,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等都在高口口试中出现过。
5.及时“排毒、自我恢复”能力要求高。考场经验告诉我们,某一段稍有闪失,不仅这段fail,而且会带来很强的“挫败感”,影响下一段发挥,雪崩。
综上,口试的难度与笔试的难度是两个领域、两个维度的,对考生的“整体要求”更高,如果说笔试的功底更多在头脑中,在心智方面,化成笔尖文字只是自然延伸,是可以“低着头的考试”,那么口试的功夫,舌尖轻触的美妙,或者满脸涨红的尴尬,则标志着考生开始“面对观众的考试”。
想想在笔试中,如果某监考老师在你身边踱步,多看了几眼你的试卷,你当时的感受吧。再想想如果有两个这样的人,一左一右,你每做几题,两位监考就在旁边记录着什么,全场感受又会如何呢?
结论,难度决定含金量。稀缺性决定价值。口试的证书,比它对应的笔试证书的含金量要更高。